之前一直在做驅動方面的整理工作,對驅動的高效性有一些自己的理解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并奉驅動程序,本程序覆蓋uart1-8。
串口驅動,這是在每個單片機中可以說是必備接口。可以說大部分產品中都會使用,更有甚者一個產品中用到8個串口。這樣一個高效的驅動是決定您產品優劣的關鍵因素。本文主要針對STM32F4XX系列芯片做的一個驅動接口層。以減少您在開發項目時驅動方面所花費時間,以及為程序達到高效的處理為目的。
從51,pic到現在的STM32,個人感覺STM32這方面做的非常突出,豐富的使用模式,強大的引腳映射功能,強大的處理能力等,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關于串口的使用方式,個人總結出以下三種:
1) 中斷接收,狀態查詢發送:這種方式在單片機時代用的比較多,那時候大部分芯片的處理速度不夠快,工業控制接口中大部分使用的是9600波特率,程序簡單也就對串口發送數據所用時間要求不高。
2) 中斷接收,中斷發送:這種方式一般會在對高效性要求較高,或軟件實時性高的產品中使用。這種方式的好外在于完全釋放了CPU在發送開始到結束這一時間CPU控制權。
3) 中斷接口,DMA發送:這種方式的使用場合和模式2相同,效率也相差不多。但這種方式確實比模式2CPU的占用時間會更少。
舉個例子來說明以上三種模式。假如要把一堆物品從A點運到B點通過傳送帶,在這個傳送過程中傳送帶上一次只能運一個物品,模式一:把物品放到傳送帶A點上,然后等待物品由A點被傳到B點,這時再放一個物品到傳送帶上,以此往復所有物品傳送過去。模式二:把物品放到A點的傳送帶上然后就去忙別的事情,看到物品快被傳到B點,馬上回來再放一個物品到傳送帶上。很明顯這種方式比模式一多了很多空余時間。模式三:這種模式就牛了,在把物品放到A點之前,直接去找了一個“閑雜人等”過來,把物品交給他由他去發,我們需要再發送時,先問下她是否以發完,如果發完了就把新的物品交給他,如果沒發完就等一小回再來找他。哈哈,這樣咱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忙更多的事情了,也不用一回跑來一回跑去。把跑路的時間給節約出來了。
以上三種模式,很明顯得出那種模式發送數據效率最高。我們下面說提供的程序就是使用模式三。
說完發送,再說說接收方式。大家一定發現數據接收都是采用中斷方式,是的 本人使用過DMA方式進行過多次測試,在使用方面確實沒有中斷接收靈活。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1,DMA接收數據的主要判斷依據1是接收器滿中斷,這種情況在實際中很少用,除非您的數據是定長。這種方式同時還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假如噪聲原因多接收到一個字節,那之后數據時序就會錯位。2,DMA總線空閑中斷,這種方式除非是半雙工情況下使用。在全雙工時被受到發送完成總線空閑的干擾。所以在數據接收方式上主要使用中斷。
在數據接收中斷方面還分二種方式,
方式1:順序接收,在接收到第一個數據時就觸發超時定時器,每接收到一個字節時就清一次定時器,都到一組數據接收完畢,定時器會因為觸發超時中斷。在超時中斷中來判斷一組數據被接收。這種方式一般會用到實時性的一些協議中,比如MODBUS。
方式2:隊列接收,申請一個緩沖區收尾相接,接收到數據時載入隊列之中,用戶只要定時的去隊列中讀數據,來使用這些數據。這種方式是window,linux的驅動主要接收方式。他的優點就在于在使用數據時無需關閉中斷。也就不用怛心在處理上一組數據時了來新的數據會破壞上組數據內容。在方式1中需要考慮在處理數據時暫時性的關下中斷。
以下程序則主要是使用到接收使用方式2,發送數據使用模式3的DMA發送,本驅動程序為可裁切,覆蓋串口1-8,通過宏裁切。下面提供了一些接口,這里對接口做一個大概的說明。
打開串口
void BSP_UartOpen(uint8_t COM, uint32_t baud, uint8_t data, uint8_t stop, uint8_t parity);
關閉串口
void BSP_UartClose(uint8_t COM);
向串口中寫數據
uint32_t BSP_UartWrite(uint8_t COM, uint8_t *buffter, uint32_t len);
從串口中讀數據
uint32_t BSP_UartRead(uint8_t COM, uint8_t *buffter, uint32_t len);
查詢串口發送忙碌狀態
uint32_t BSP_UartTxIdleState(uint8_t COM);
這個接口主要用在,向串口寫數據后,在進行下一次寫數據之前需要進行查詢。
來源;21ic